> 在现场 > 正文
查看全部文章

分享到

万里取经路,佛学照千古:玄奘大师的西行之旅与译经宏业

2024-07-12 17:22:23

玄奘(602年-664年),本名陈袆,又称三藏法师,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僧侣之一,以其西行取经的壮举而闻名于世。玄奘的一生是追求真理与学问的传奇,他的成就对佛教在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玄奘,出生于隋朝末年的河南缑氏县(今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缑氏镇)。他的家庭背景颇具书香门第的气息,父亲陈惠是一位儒学学者,曾任地方小吏,后隐居不仕,专心于学问。母亲宋氏是陈惠的继室,玄奘是陈惠与宋氏所生的第三个儿子。

早年生活与出家修行

玄奘自幼生长在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家庭环境中,深受父亲的儒学熏陶。他从小就展现出了超常的聪颖和对知识的渴望,尤其是在语言学习方面,显示出惊人的记忆力和理解力。

年仅10岁时,由于父亲去世,玄奘和他的二哥陈素(法名长捷)一同进入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。在当时,出家成为僧侣并不罕见,尤其是在家庭遭遇变故或个人追求宗教信仰的情况下。

13岁时,玄奘在隋炀帝下令的度僧活动中,因其卓越的品行和智慧,被破格允许出家,成为正式的僧侣。当时的度僧标准非常严格,要求应试者不仅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,还要具备一定的学识。

出家后,玄奘在洛阳净土寺开始了他的僧侣生涯,他勤奋好学,很快就掌握了佛教的基本教义,并开始涉猎各种佛经。他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佛教经典,还包括了梵文、因明学(佛教逻辑学)等领域的深入研究。

由于对佛法的渴求和对不同佛教学派之间差异的好奇,玄奘逐渐意识到中国流传的佛教经典存在诸多问题,比如翻译不全、解释不一等,这促使他萌发了西行求法的决心,希望亲自前往佛教发源地印度寻找原典,以正视听,统一教义。

玄奘的早年生活与出家经历,为他后来的西行求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在家庭的熏陶下,他养成了勤勉好学的性格,而在寺庙的学习则激发了他对佛教的深刻理解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。这一切,最终引领他走上了成为一代高僧

西行求法

面对当时中国佛教学术的混乱和翻译佛经的不准确,玄奘决心西行求法,以获取原版佛经和正确教义。

贞观年间,玄奘不顾朝廷禁令,秘密出发,历经千辛万苦,穿越沙漠、雪山,经过中亚诸国,终于到达印度。

在印度,玄奘遍访名刹,参拜圣地,特别是在那烂陀寺学习多年,成为当时印度最杰出的佛学学者之一。

他不仅精通佛教理论,还学习了梵文,成为了精通因明学(佛教逻辑学)的大师。

玄奘在印度获得了极高的声誉,被尊为“大乘天”和“解脱天”。

归国与译经

在印度停留约17年后,玄奘携带大量佛经、佛像和舍利返回中国,受到了唐太宗的隆重接待。

归国后,玄奘在长安等地建立了译经院,组织了庞大的译经团队,将带回的佛经翻译成汉语。

他翻译的佛经数量庞大,质量极高,其中包括《瑜伽师地论》、《俱舍论》、《成唯识论》等重要著作,对中国佛教特别是唯识宗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。

文化交流与影响

玄奘的西行和译经活动不仅促进了佛教的传播,也增进了中国与印度之间的文化交流。

他所著的《大唐西域记》详细记录了沿途所见所闻,为后世了解古代中亚和印度提供了宝贵资料。

玄奘的弟子们如窥基等人继续弘扬佛法,将因明学和唯识宗的思想传播至朝鲜和日本,影响了东亚佛教的格局。

逝世与纪念

玄奘在麟德元年(664年)逝世,享年63岁。他的去世引起了全国哀悼,唐高宗曾哀叹“朕失国宝矣”。

玄奘的遗骨最初安葬于白鹿原,后迁葬至樊川北原,建有兴教寺和兴教塔,至今仍作为佛教圣地受到信徒的瞻仰。

玄奘的一生是对信仰和学问的不懈追求,他的成就不仅在于翻译了大量佛经,更在于他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,以及对后世佛教思想的深远影响。


小编:曹艳平 收藏| 举报| 投诉